考场偶遇“信息偶遇”,别再两眼一黑丨IN核小词_手机搜狐网

admin 50 2024-05-31 21:47:53

关于信息偶遇的概念定义,有如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信息偶遇的发生背景是非主动的、未知的、意外的,信息使用者是在未预期的情境下进行的信息搜寻行为。若用户带有明确目的进行信息搜索,则不是信息偶遇行为。信息偶遇具有两个维度的特点,即用户在信息偶遇过程中的低参与度以及用户对于将要获取的信息的低期望值。

其次,信息偶遇这一行为过程强调用户偶然获取到意料之外的有用或有趣的信息。埃尔德雷斯提出了信息偶遇发生过程模型,该模型将信息偶遇发生过程划分为五个步 骤:注意、停驻、检验、摘取和返回。然而,并非每次信息偶遇行为都会包含这5个环节,具体情境不同会有所差异。

最后,用户偶遇到的信息是与其兴趣或需求相契合的信息,并不是无效信息。获取偶遇信息后,个体可以对偶遇信息进一步利用,而信息分享就是信息利用的一个重要维度。

由以上定义,也可见信息偶遇行为的最本质的特征—— 主观参与程度较低且期望值较低。

主观参与程度指人们主观参与该项活动的强烈程度, 高主观参与度是指有计划地进行信息搜寻,主观参与度低或无主观参与度是指人们随意、不经意间偶然获取信息。

期望值指人们对于自己能够获取有用信息的期望。参与度和预判度都较低时的信息获取方式即为“信息偶遇”,反之则为信息搜索。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偶遇的研究,坚持信息本位,因此集中见于情报学和图书馆学领域,但考虑到如今信息接触的主要场域为社交媒体等媒介平台,因此信息偶遇天然与新闻传播学有所交叉,也获得了不少新传领域学者的关注。

02

理论渊源

1

信息需求的两种类型

对“信息偶遇”概念的相关表述最早可追溯到1983年詹姆斯·克利克拉斯所提出的 “随意的信息获取”,它是指 缺少目标和目的、为满足延时需求的信息获取行为。

克利克拉斯认为人的信息需求有两种类型:

即时需求指人们在有信息需求时立即进行搜寻和获取。 延时需求则意味着用户并不会为其立刻采取行动,而是把它作为潜在需求存在头脑中,若某天意外地在某个场合遇到了可解决该类需求的相关信息,那么“信息偶遇”也随之产生了。

因此,可将个人的延时需求视为激发和启动“信息偶遇”的初始动力。

2

“预期-价值”假说

在此基础上,帕姆格林提出了 “预期-价值”假说,基于受众的媒介期待和评价角度,指出在获取信息需求满足的过程中存在 预期的满足和 获得的满足,预期的满足基于经验,获得的满足是媒介使用后所感到的满足。

预期-价值模式

图源/《范式与流派》第八章

若获得的满足等于或高于预期的满足,也即信息的价值高于或等于对信息的预期时,人们的获得感就会显著增强,重复使用该媒介的概率就会显著增加。

若获得的满足低于预期满足, 人们就会调整之前媒介使用的行为方式,前种使用方式有可能会被彻底放弃。

可以看出, 低预期高价值的“信息偶遇”能带来媒介使用的满足感,进一步鼓励和刺激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促进信息浏览。

3

媒介哲学

如果从媒介化视角出发来理解信息偶遇,那么则可以追溯到媒介哲学。

列斐伏尔在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时指出, 媒介技术作为一种闲暇机器用平凡和琐碎占据了人们生活中的闲暇时间,“闲暇时光不再是可以依照自我意志自由选择的,而是被普遍性地生产和陈列出来”。媒介技术已经占据现代人的线下时间,因此信息偶遇也司空见惯。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本应是一种解蔽方式,而现代技术却形成一种“集置”,完成了对世界与技术本质的遮蔽。 媒介平台表面上很自由,能够随时偶遇有价值的信息,但实际上在媒介化框架内这种自由是相当有限的,人们仅能通过偶遇来获取信息。

信息偶遇也可以理解为是媒介化社会中的一个隐喻,它隐喻着充斥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性。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中也指出,“我们现在见证了游牧生活习俗对疆土原则和定居原则的复仇”, 人们正是在媒介化环境中游牧,此时信息偶遇是我们的游牧方式,也是我们的生存境况。

03

影响因素

目前,学术界关于信息偶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辨析、要素探讨、特征分析、行为过程、影响因素、偶遇信息分享与利用等几个维度,其中对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占据绝对多数的。

埃尔德雷斯于1999年首先对学术环境中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做了研究,总结为用户、环境、信息和需求4个影响因素。随后,众多学者在其论述基础上展开了系列研究。苏君华等学者将信息技术的发展纳入影响因素的考量,归纳为 信息用户、信息和信息环境三大类:

①信息用户是信息偶遇发生的主体,性别、文化背景、专业等人口统计变量因素以及信息用户的个体特征、信息素养、心理特征、平台使用习惯、认知风格及信息偶遇经历等其他个人因素均能对主体的信息偶遇行为产生影响。

②信息作为信息偶遇行为发生的重要一环,其自身的特质也被众多研究证实其对信息偶遇有着一定的影响。信息又可以分为信源和信息两个方面,信源包括信源数量、可靠性、类型等,信息本身则指的是信息质量、新颖性、受欢迎度、明显度、相关性以及获取成本等。

③信息环境是任意信息偶遇行为的发生的场所,学者们主要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情境因素这三个子维度进行细化分析。

04

信息偶遇的利弊

信息偶遇已经成为人们在互联网平台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如今的社交媒体场域中,信息偶遇行为本身有了更大的应用范围,也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带来的利弊两面性尤其需要重点关注。

1

信息偶遇的优势

信息偶遇有助于 打破信息茧房,拓展信息多样性。

目前的个性化推送会导致“信息茧房”,原因之一在于,其采用的算法认为人的信息需求是线性的、一以贯之、可以被预测和掌握的。

而实际上,受众的信息需求是跳脱的, 信息偶遇将人的信息获取视为一个非线性的动态过程,认为用户的信息需求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是无法用简单的以兴趣为基础的算法来追踪和满足的。因此,信息偶遇有助于打破算法打造的信息茧房。

2

信息偶遇的劣势

由于个性化推荐算法的作用,信息偶遇同样有可能使得用户在平台内频繁遇到同类信息,这会造成 信息的冗余与超载,进而使得用户出现一定的信息倦怠心理,破坏用户体验。

此外,如果用户完全依赖信息偶遇来获取信息,不加以任何筛选和搜寻,所获信息也可能会在“投其所好”的算法推荐机制下,变得过于局限和片面,进而重新陷入自我编织的信息茧房之中。

参考文献

1.赵云泽,薛婷予.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偶遇”行为研究——解决“信息茧房”问题的一种视角[J].编辑之友,2020,No.285(05):38-43.

考场偶遇“信息偶遇”,别再两眼一黑丨IN核小词_手机搜狐网

2.苏君华,郑静萍.国内信息偶遇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21,40(08):152-158.

3.熊皇,梁亦昆.与信息偶遇:媒介化社会中乡村老年群体的在线健康信息获取行为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12):38-47.

4.谭春辉,刁斐,易亚.学术社交网络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23,41(04):41-50+98.

上一篇:足坛十大传统足球强国:五星巴西璀璨群星,捷克乌拉圭今非昔比_网易订阅
下一篇:绑银行卡押球赛是什么软件(中国)全站appiPhone/安卓/h5全站版入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